Sunday, April 3, 2011

阿姜查 《解脱之钥》3

因此, 试一试我建议的方法。 要是你去修, 你就会自己看见和经历结果。要是你真的努力修, 去探索真相, 没有什么会阻止你。 我说, 你要是有正确的修行方法, 舍弃, 少言, 把观念与自满放下, 杂染就不可能在心智里站住脚。你就能心平气和地听那些人讲不真的话, 就如你能耐心地听别人讲真话, 因为你知道怎样自己来观照真相。我说, 要是你真正努力的修行, 这是可能的。但是学者们不常来修行, 他们当中这样做的人还太少。 我感到有点遗憾, 我们许多佛教徒是这样, 我一直鼓励他们切实地修行, 开始禅定。你们当中那些过去是学者的终于远道而来修行, 是值得赞扬的, 你们有自己的优点可以贡献给僧团。在这里的多数乡村寺院里, 重视的是学习经文和理论, 可结果是, 他们学得没完没了, 无穷无尽。他们从来没有能够停下来, 结束它。他们只学习“宁静”这两个文字, 学了升起重生的东西。你要是停下动态的思考, 也许能把你的理论知识作为对苦因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心智的本质并不与你从书里学到的相差多少, 而是一致的。但假如你学了却从来不修, 就永远不会真正了解。 你一旦修了, 就能获得深刻的知识, 你在书里学到的那些东西才变得生动清晰。重要的是开始修行, 获得那样的知识。

因此去试一试, 住在森林小棚里, 努力训练自己, 实践教导。这比只学理论要强。要修的是在内心与自己讨论佛法, 住在偏僻之处, 观察自己的心智。心智静止时, 放下了一切, 停留在正常状态。当它动起来, 从这个静止的正常状态泛起涟漪与波浪, 各种思绪和想象就升了起来, 行蕴的影响过程就启动了。因此要小心地对它们保持知觉。一旦心智离开了正常状态, 就不再是中道了。它或者去执着官感, 或者去自我折磨。就在那里形成了影响思维的网络(行蕴, sankhara)。假如影响是良善的, 心智就呈现出良善的特点; 假如影响不良, 它就呈现出不良特点。 这个过程就在你心里进行。要是你修持知觉, 密切观察心智, 实际上是很有趣的。这个话题, 我可以高兴地讲一天。

你一旦对心智的动态有了知觉, 就可以看影响它的过程。 心智是受着杂染的培养训练长大的。我看心智好比一个中心地。 那些我们称为心理因素(心所)的, 就好比来这里的访客。有时这 “人”来访, 有时那 “人”来访, 有时另一个人来。他们都来呆在这一个地方。所有升起于心智中的这些 “访问者”, 我们称为心理因素。

修行之道就是唤醒心智, 让它有 “知觉”, 等着观察自己。无论何时一个访客靠近, 你得摇摇手不许它进来。要是你整天坐在唯一的座位上, 你的知觉就在中间等着所有来客, 它们又能呆哪儿呢? 这就佛陀所说的知觉: 一种坚定, 不可动摇的知觉。你要是能把持这个知觉, 它就能守护心智。你只要坐下来, 就在这一点上确立知觉, 这里是一切访客要来的地点, 从你还是个胎儿, 一直到你活到现在。因此你得全部了解它们, 要这样做。你就守着佛陀所说的知觉。所有这些访客会想各种办法对你的心智加以改造,虚构, 因此影响你的经验。当它们成功地让心智牵扯进它们的事件中时, 心理状态(心所)就产生了。无论它们的性质怎样, 把心智引向何方, 都不重要。你的工作是了解那些来访的客人。无论何时客人来时, 他们发现只有一把椅子, 只要你占据了那把椅子, 它们就没地方坐。它们来的用意是要向你灌输点流言, 却没地方呆下来。这些爱闲谈的客人不管来多少次, 总是遇见同一个家伙坐在同一个位子上接待客人, 似乎永远也不挪动。下回来, 还是没位子。他们会回来多少次呢? 你要做的, 只是坐在这里接待它们, 就都了解它们了。 自从你最早了解世界起, 所经历的一切, 来访的正是这个地方。 你只要了解这么多。 要是你就在这个地方观察, 知觉, 就会看见佛法, 培养出穿透一切的洞见。你就自己讨论, 观察, 观想佛法。

这才是佛法讨论, 我不知道其它的讨论方法。我还可以继续这样讲, 但到头来只不过是讲与听。我建议你去切实地修行。你开始自己修时, 就会有一些经验了。有一些方法告诉你怎么走……发生这样, 就做那样, 等等, 但是你继续修时, 常常会发生不如意的情况, 你得思考, 调整自己的方法。 你也许得走很长的路, 才看见一个路标, 这才意识到这条路是正确的。 重要的是, 你要通过失误来学习, 总结经验, 直到你确立了正确的修行方法, 就会确信无疑。你要是还不曾找到正确的修行方法, 就注定会有许多疑问与障碍, 你就得在那点上不停地探索。一旦调查过了, 从各个角度考虑过了, 跟自己讨论过了, 确实给心智留下印象, 你就知道怎么做了。要是你实在卡住了, 可以问老师, 他面对阻碍训练心智有足够的经验, 会给你修行上的建议, 去克服困难。有一个老师可以有很大的价值。有人已经去过了, 了解那里的地形。你可以带着疑惑找他, 与他讨论自己的修行。

考虑一下观声音。有听, 有声音。你可以对声音有知觉, 却没有什么想法。要利用这种自然现象来观想真相, 直到能够把心智与客体分开。可以产生这个辨别力, 是因为心智不出去涉入于其中。耳朵听见一个声音, 就观察心智是不是牵扯进去, 或者给带走了。是不是感到心烦? 至少要了解这些, 才能做到注意声音而不受干扰。这就是在当下培养和确立念住。你不需要到别处去做。即使你想避开声音, 实际上也逃不开。只有通过修行才能真正 “逃离”声音。那就意味着要训练心智, 直到念住坚固, 官感接触到什么时能够放下。听仍然在听, 同时你放开客体。有念住时, 放下就是很自然的。你不需要花气力把心智与客体分开, 通过舍弃, 放下, 自动分开了。哪怕你觉得想跟踪声音, 心智也不去抓着。

你一旦对形态, 声音, 气息, 味觉, 可触之物, 想法有了充分的念住, 就会以内在的慧眼, 清楚地看见它们的本质。 他们受到三个普遍特点的主宰: 无常, 苦, 无我。 比方说, 你无论何时听见一个声音, 就马上会在经历它的过程中洞见这三个特征。就好象你不再听见它了, 你不以通常的方式听见它, 因为你知道, 心智是一件东西, 客体是另一件东西。但是那并不意味着心智不再起作用了。念住始终在监视与观察着心智。要是你能修到这个地步, 就意味着你不管在哪里, 不管做什么, 都在培养对佛法的探索。这就是择法(dhamma-vicaya), 觉悟的一个基本因素。要是心智里存在了这个因素, 就意味着它在自动自发不断地进行这样的深度分析。

要与自己讨论佛法, 这样就会逐渐放松你对身体, 感觉, 感受, 想法, 意识的执取。 在心智沉浸于观照的工作时, 就没有什么能够干扰或者入侵心智了。对于已经经历和培养了定力的人, 这个观想与探索的过程在心智里是自动产生的。不是什么要你思考或者创造出来的。心智会立刻熟练地朝你指的地方观照。

建立禅修的基础

你要是这样修, 还会发生一件事, 你睡觉前一旦确立了念住, 就不会再习惯地打鼾, 说梦话, 磨牙或者扭动了, 那些都消失了。 即使你睡得很沉, 你醒来时好象不曾睡过, 不会觉得疲倦或者磕睡。 过去你也许会肆无忌惮地打鼾, 但是真的培养警醒之后, 就不会发生了。 你要是并没有真的睡着, 又怎能打呼呢? 念住到了这个地步, 心智在白天黑夜一直都醒着。 这就是佛陀所说的纯净而高度的知觉: 知者, 觉醒者, 喜悦者, 明亮者。 在这个层次上, 心智有维持自己的能量, 不会磕睡, 即使它不以通常方式入睡。假如你培养禅定到这个层次, 你也许可以一连两三天不睡。即使那时, 要是你因为身体累极了而感到想睡时, 你可以集中在禅定目标上, 立刻进入深度奢摩他, 你要有技巧, 也许只需要在那里呆上五到十分钟, 感觉就好象睡了一天一夜那样有精神。

说起不睡觉, 要是你不担心身体, 睡觉就无关紧要了。但是你应该观照身体状态, 身体的经历, 根据需要调整睡眠。你修到这个层次时, 就不必有意告诉身体做什么, 它会告诉自己。心智里有一个部分不停地点拨你, 督促你。即使你感到懈怠, 却不能够耽于那些情绪里, 因为总是有这个声音在鼓励你, 激励你去努力。 你会达到一个地步, 修行不再停滞,而是自动进行。试试看吧。 你已经学得足够了, 得到了足够的教导了, 现在是把你所学用在训练自己的时候了。

一开始, 身远离 (kaya-viveka)很重要。 舍利弗尊者教导说, 身远离可以升起心远离(citta-viveka), 心远离可以升起远离杂染的涅磐之心(upadhi-viveka)。 有些人说, 这不重要, 假如心里宁静, 住哪里都可以。那是对的, 但是在修行的最初阶段, 你应该把身远离看成是必要的。哪天你应该试试去住在方圆几里不见人影的火葬林, 或者去荒凉恐怖的山顶上去禅定。要独自去, 好吧? 你一整夜都有好戏看。那时才知道感觉怎样。就连我年轻时也曾经以为身远离不太重要。那不过是我的想法, 可是一旦真去那里修了, 我就思考起佛陀的教导来。世尊鼓励弟子在远离人烟的荒野禅修, 我意识到从身远离, 升起心远离, 可以有多快。比方说你是居家人, 有家庭有房子, 你有什么身远离呢? 一进门就是混乱和复杂, 没有身远离。因此你就离开家里, 去一个隐居地, 那么修行气氛就完全不同了。你一定要了解开始修行时身远离与孤独的重要性。之后就去找一位禅修大师指点你, 他(她)会指导你, 建议你, 指出你误解的地方, 因为你认为理解正确的地方, 实际上是误解了。在错的地方, 你却肯定自己是对的, 要是你有一位有技巧的老师, 就能给你建议, 直到你看见自己的错误为止, 通常就是在你以为正确的地方, 你的误解蒙蔽了思考。

有些学问僧学了很多, 彻底研究了经文, 但是我建议人们投身于修行。学习的时间到了, 可以打开书本, 学习常规理论形式, 但是与杂染争斗的时间到了, 你就得去超越理论与常规。要是你在争斗时, 亦步亦趋地过于注重课本模式, 你不会击败对手。 你要是真要去除杂染, 就得超越书本。现实中修持就是这样的。书本只是作为指导和范例。要是你过于执着于书本, 它们甚至会让你失去念住, 因为有的作者根据自己的感知与行蕴来写书, 他们不一定就理解, 行蕴所做的只是在影响心智。 一不注意, 他们就跑到远远的地底下见神蛇去了, 等到回来后, 他们就开始讲起蛇语, 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简直糊涂了。

林居大师们并没有教我们这样修持。也许你会想象书里的东西刺激有趣, 但实际上不是那样的。 老师们告诉我们, 修行方法是要舍弃杂染, 拔除观念, 去除自满和自我感。 这个修持, 对付的是杂染的根本所在。这个过程无论多难, 你不要急于把从林居老师那里继承的东西扔掉。没有好的指导, 心智与奢摩他可能会受到迷惑, 不该发生的事可能会发生, 我总是对这点很小心。我还是年轻比丘, 刚开始修行的几年里, 总还不能信赖自己。但是一旦禅定中获得了更多经验, 对心智的动向有了一些洞见, 就不再有疑问了。即使有异常情况出现, 就让它发生, 不去抵抗它。假如你理解了怎样修持, 这一切自己就都不再具有危害性, 它们就成了观想的客体, 你利用它们作为你的禅定材料, 继续从容地修行。也许你还不曾试过这样做。

你做过一点禅修, 对不对? 有时候在禅定中, 平常不该出毛病的事却会出毛病。比方说, 你坐下来, 下定决心: “这回不要东想西想了, 我要集中注意力禅定了。” 可是那天你什么进步也没有。 但我们就喜欢那样的豪言壮语。 实际上, 我观察到, 修行常常根据它自己的原因与条件发展。 有的夜晚你坐下时想: “好, 今晚我起码坐到凌晨一点, 决不起身。” 你那样一想, 就已经让自己进入一种不够有技巧的心态, 因为过不了多久, 所有那些痛感, 不舒服感就会从四面八方入侵你的感觉, 实在难以忍受, 到了你觉得快要死去的地步。实际上,心智会自行设立禅定的时间限度, 你不需要去估计或者确定界限。禅修又没有什么特别的停留点或者时间目标。 无论是七点, 八点, 九点, 并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你继续禅定, 维持宁静, 不要去强迫。你对事物不要有强制观点或者成见, 也不要太雄心勃勃地宣布这一次你一定要怎样, 这样来迫使心智。 当然了, 就是那些时候事情偏不会如意。

你必须让心智放松下来。让呼吸舒畅地流动, 不要刻意使它太长太短。不要对它做什么。让身体自在, 不断努力禅定。 有个声音会出来问:“今晚你要修几个小时? 你什么时候停止禅定? ” 它会一直来问你, 你就打断它: “嘿, 你, 别打扰!” 你得一直压服它, 因为这些想法都是这种那种形式的杂染, 来这麻烦你。不要去注意它们, 就这样反驳: “我是早是迟停下, 与你无关! 我愿意坐一晚上, 也不会伤害任何人; 不要打扰! ” 就这样打断它们, 自顾自禅定。心智有自在感, 就会平静下来, 你就对执着的力量会有更好的理解, 对你自己多么容易虚构故事, 给事情不应有的重视, 受这种倾向的影响, 会有更好的理解。 也许要花上似乎是无穷长的时间(也许大半夜)才能坐得自在, 但说明你已经找到禅定的正确方法。那样你会有一些洞见, 了解到你的粘着与执取都是杂染,它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心智卡在妄见里。

有的人在坐下来禅定前, 会在面前点上一注香, 然后发一个大愿, 香不燃尽, 决不起身。 接着开始禅定, 五分钟后就觉得象是过了一个钟头, 睁眼一看很吃惊, 那根香还长着呢。他们就闭上眼, 重新开始禅定, 过一会又察看香的长短。当然了, 这样一来, 他们的禅修什么进步也没有。不要象猴子那样。你到头来什么也没干, 整个坐禅时间里你就在想着那根香, 想它是不是烧完了。训练心智很容易就变成这样了, 因此不要太把注意力放在时间上。

在禅定时, 不要让欲取与杂染了解禅修规则, 或者你修持的目标。那个杂染的声音会出来问: “你要怎样修? 要做多少? 你打算花多少努力? 要坐到多晚? ” 它会一直对你唠叨, 直到你与它达成某种协议。要是你说, 打算坐到早上两点, 杂染就会马上开始骚扰你。你坐了不到一个钟头, 就已经觉得焦躁, 不耐烦完成禅定。接着, 五盖(障碍)就会出来说: “你要死了有那么糟吗? 我以为你真的要集中心智呢, 你看它多动摇啊。 你发了愿, 却不能保守它。” 这样一想, 就给自己造了苦。你就批评自己, 结果痛恨自己。那里没有人替你挨批, 造成的麻烦不能怪别人, 你就更苦。要是你发了什么理想主义的宏愿或者下了决心, 就觉得必须守护荣誉, 不成功, 便成仁。 根据这个风格, 要做得正确, 你就要勇猛修持, 不能放弃誓言。另外有一种方式是, 比较温和地修持, 不发什么固定的誓言, 但是不断地进行稳定持续的努力, 来训练自己。你会发现有时心智会宁静下来, 身体的痛感会消退。 腿上的那一切僵硬与痛感会自行消失。

观照一切

因此, 有这么个平衡的修行方法, 要你观照经历的一切。你无论做什么, 要彻底观照它, 不放弃禅定。有些人以为正式禅定结束后, 就可以休息一下, 于是就把禅定目标放下, 停止观想。 不要那样做! 要不停地观想你经历的一切。 无论你接触到善人恶人, 富人穷人, 名人凡人, 年轻年老, 都要观想一切。 把它当成禅修的一部分。观想与探索佛法, 意味着你必须观察与反思影响心智的各种原因与条件。要观照各种心智客体, 大小, 好坏, 黑白。要是有想法, 就注意到心智在 “想”, 注意它实际上就那么多。 到最后, 一切思维印象都可以捆起来, 当成无常, 苦, 无我, 不必抓紧与执取。这就是一切心智客体的坟场。把它们扔到这三个坑里, 你就会看见它们的真实面目。

比方说, 看见了 “非我”, 就不会导致苦, 但是它必须来自禅观。假如你得到什么漂亮的物件, 你喜欢它, 就不停地观照那个愉快感。有可能你用了一阵, 开始觉得够了, 想把它送人或者卖了, 要是你找不到别人接受它, 甚至会扔了它。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无常。要是你卖不掉或者送不掉, 你开始有苦。事情就是这样。你这样切实地一路看清楚之后, 不管多少次它冒出来, 你总能够用那个经历帮助你超越表象。是那老一套在重复自己。 你只要看见它一次, 以后就都看见了。

有时候你经历刺耳的声音, 刺目的景象, 就引起了反感。 要注意那个不满的感觉, 去观照它。也许将来某一时刻那些感觉会改变, 你开始喜欢起过去不喜欢的事物。你现在喜欢的, 可能是过去产生反感的原因。有时就是那样。一旦你意识到了, 亲身了解了, 一切愉快不愉快的客体与经历都是无常, 苦, 非我, 你就不会执着于它们了。你自然而然地把一切现象看成是一样的, 都有一样的内在性质, 用知觉中升起的佛法来看待一切。

好了, 我只是在这里谈论自己修行的经验, 自己的经历, 没有什么特别的。你来和我讨论佛法, 我的工作就是告诉你我所知道的。但是佛法实在不是要你把所有时间用在讨论上, 最好是坐下来禅修。就好比你邀朋友一起去哪里。你问他们: “去吗?” 他们说去, 于是你们马上走了, 既简单又不啰唆。 要那样去修行。

禅相

假如你在禅定时经历不同的禅相(nimitta), 例如天人的形象, 头等重要的是密切关注心智的状态。不要忘记这个基本原则。心智必须平静, 才能经历这些事物。要小心禅定时不要带着想或不想经历禅相的愿望。假如它们升起, 就观照它们, 不要让它们迷惑你。观想它们不是你, 不属于你。它们是无常, 苦, 非我, 就与一切其它的心智客体一样。要是你真的经历了它们, 不要让心智对它们太感兴趣了, 或者注意太久。要是他们不自行消失, 你就重新确立念住。把你的所有注意力放在呼吸上, 作几次重呼吸。至少作三次特别长的呼吸, 就应该能把禅相除掉。你在继续禅定时, 必须这样子不断重新确立念住。

不要把这些东西当成是你, 或者属于你的。它们只是禅相, 会欺骗心智, 引起吸引, 反感, 或者恐惧。禅相有迷惑性,不可靠。你要是真的经历了, 不要过分重视它们, 因为它们实在不是你。你一经历到任何禅相, 就应该马上把注意力转回到观察心智本身。不要放弃这个修持的基本原则。你要是忘记了, 就容易纠缠于其中, 可能受到迷惑, 甚至疯癫。你甚至可能彻底糊涂了, 不能与其他人作正常交谈。不管你经验什么, 你能信赖的, 最能确定的是你自己的智慧。 你要是经历禅相, 就去观察心智。必须宁静地经历它们。

重点是, 要把似相看成是非我。他们对有智慧的人, 可能是有用的, 但是对没有智慧的人, 是有害的。不断地练习, 直到你不再为禅相所动心。它们来就来, 不来就不来。不要怕它们。 要是你的智慧已经发展到可以信任自己的判断, 就没有问题了。一开始你为禅相所激动, 因为它们新奇有趣, 你有经历它们的欲望。你变得对它们满意起来, 这就是一种幻觉。你最好不受它们吸引, 不过它出现了, 你不知道怎么办, 不知道怎么正确地修, 它就成了苦的来源。要是心智因为有它们而情绪好起来, 那就对这个好情绪确立念住, 了解它是杂染, 它本身是无常的。 这是放下你的执取的明智方法。不要这样告诉自己: “我不要有好情绪, 为什么心情好起来呢? ” 那样就错了。 这是带着妄见禅定。就在这里出错了, 就在近处, 不必远看。没有必要害怕禅相或者禅修的任何侧面。我只是向你们描述可能发生的一些事情, 因为我过去有一些经验, 不过你得带回去, 自己考虑我说的是对是错。

就说到这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