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4, 2011

「佛教所說的『業』是怎麼一回事?」

「佛教所說的『業』是怎麼一回事?」

許多西方人寫了很多談論佛教的書,他們對討論「業與再生」的篇章似乎很引以為傲,但他們在每本書裡對這方面的解釋都十分錯誤。那些西方人公開解釋業(kamma)時,都說善業是好的,惡業是不好的,除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再也沒有提到其他的了。這樣的說法正與每個宗教的教義相同,但這不是佛教所教導的業。

「再生」也是如此,他們一再強調,好像確實曾親眼見到正是那一個相同的「主體」再生。這種主張對佛陀所說沒有「主體」及沒有「自我」存在的教導,作了不正確的說明。即使我現在坐在這裡,也沒有一個「主體」會被發現,如果沒有「主體」存在,那有什麼會去死?什麼會再生?佛陀教導我們:時時刻刻都要覺察沒有「主體」或「人」的存在,「生」只是一種假相。把自己的著作定名為佛書的作者們,對「業與再生」的解釋,通常錯得十分離譜!

請密切注意業的問題,身為佛教徒要說明它,必須討論業的止息,不像所有其他宗教只是討論業的本身和它的影響力,如果是佛陀的教法,必須討論業的止息。

sabbakammakkhayam-patto意思是一位成功止息所有業的人,佛陀教導業的止息就是貪(raga)、瞋(dosa)、癡(moha)的止息(泰本巴利藏第21冊,473頁)。這很容易記住,貪、瞋、癡的止息就是業的終止,那就是心中煩惱的止息。假如貪、瞋、癡不止息,業就不會止息,當貪、瞋、癡止息,舊業和新業就會止息,沒有造作現在的業,也沒有造作未來的新業,如此,過去、現在、未來的業就會止息,當一個人止息了貪、瞋、癡,業便止息了。必須如此解釋業,只有這樣說明業,才是佛教的說法。

所以,我們發現了第三種業,許多人只知道二種業──善業與惡業,他們還不知道什麼是第三種業。佛陀稱第一種業為黑業(black kamma)或惡業(evil kamma),第二種業為白業(white kamma)或善業(good kamma),還有一種業稱為非黑非白業(neither black nor white kamma),它可以止息黑業與白業,第三種業就是能完全停止黑、白二業的工具(佛陀使用黑業、白業、非黑非白業等名詞)。這第三種業是佛教的業,是符合佛教原則的業。就如前面所說,止息貪、瞋、癡就能止息業,如此第三種業就是使貪、瞋、癡止息的業換句話說,它就是八正道,當我們的行為與修行符合於八正道時,那就是第三種業,它不是黑業,也不是白業,它止息了黑業和白業,它超越於善惡業之上,是出世間(lokuttara)的。

在西方人談論《業與再生》(Kamma and Rebirth)的篇章中,從來沒有討論到第三種業,他們的理解完全錯誤,對經典所作的解釋根本不是佛教的。身為佛教徒,就應該討論可以止息貪、瞋、癡的第三種業,那麼,包括黑業與白業的所有舊業都會止息。

現在,讓我們多談一點第三種業。在這方面,佛陀說:「透過自己無上的智慧,我已覺悟了『業』。」(泰本巴利藏第21冊,314頁)這個顯然不同的第三種業,不是從其他宗教得來,而是佛陀透過自己的智慧發現,然後將它教給眾生。所以我們必須謹記在心,第三種業才是真正佛教對業的教導,如果要寫有關佛教「業與再生」的書籍,都應當以這樣正確的方法來寫,你們要仔細地研讀並且關心佛教如何解釋「業」的問題。

我們可以在所有宗教裡,發現善業和惡業的說明,佛教裡也有,它告訴我們做善事是好的,做惡事是不好的,它們都教導著這同一件事。但佛陀說只造善業,並無法完全、絕對地滅除精神的痛苦,因為人一直會為善業所迷惑而執著善業,換句話說,善業仍然會使人們不斷地在善趣的生死中打滾,它不是完全地止息、清涼、涅槃(nibbana)。

所以,佛陀對「業」有一種特有的教法,就是除掉所有業而使貪、瞋、癡止息的第三種業,透過第三種業,行者就可以達到涅槃

壞人論

不知不覺進來師訓已經一年光景,這當中的紛紛擾擾確實如雪花一樣,雖然美但是卻讓人覺得不寒而栗。人事,一直我的弱點;想要讓全部的人都稱心如意的話確實是較為困難。煩惱一直在輪迴,雖然每次的因緣都不一樣但其根本問題在我看來還是一樣的,我覺得自我真的很大。因為把我看成很大,所以往往就自命清高或自命不凡地不屑與其他人交談進而錯失了很多看對方優點,反而放大別人的缺點。回過頭來看看自己,其實也不過是一個同樣有煩惱的人?又有何德去評頭論足別人?

雖然有自覺的能力,但是還是無法把內省的那份力量化為動力,然後再持之以恆,反而一直努力說服自己說自己已經盡最大的能力去適應但是因緣還是不成熟。所以這個一再的變成藉口好讓我打著這樣的旗號繼續自大下去。另外個朋友問了我說:“是不是書讀得多所以就秉持著很多理論道理到處以自己心中的那把尺去衡量別人?”這個慢心,是六根本煩惱之一,確實是可怕到極點。看看其他的煩惱:貪、憎、痴、疑和不正見,如影隨形般生生世世跟著我們,已成為了我們的輪迴基因。

這樣的情景難免會讓我在修行的路上有多了一個障礙,我對師父說我沒有信心,好像需要更好的助緣來幫助我所以請他為我迴向祝福。上個星期遇到一個學長提起了從工大畢業後,我走得還是順順利利沒什麼障礙,我想了一想確實如此但是這也造成另外一個問題:太過順利、滿足不就會滋長自己的慢心嗎?雖然知道這一切還是無常的,但人還是貪的。師父對我說:“修行本來就是不是那樣容易,很多時刻一位自己已經親證了那些法,其實那時理解佛法而已,只是對佛法的名相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卻不是證得佛法。”這句話如雷貫耳,直插心臟,連忙點頭迎合。

所以我就和師父提起這次的會面,應該好好談談……怎知他說:不是談,而是修!更是讓我無地自容,很多時候我們還是停留在空談而沒有真正的去實行,這個半年我有很大的轉變……其他人也同樣的認為我變了!但是我覺得變其實本來就是正常的規律,只是變好還是變壞而已。我肯定就是變得更壞而已…… 所以我都稱自己為“壞人”……

Saturday, May 21, 2011

近行定与安止定

近行定与安止定

/慈济瓦法师讲 郑栢青译

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习的过程里,受教于多位禅学师父,包括班迪达大师(Sayadaw U Pantida)。自从80年代的早期,驻锡在寂乐苑Santisukharama)教导内观迄今已有15年。本文原是1993年1月法师于马来西亚Kota Tinggi的演讲,并经菩提色拉(Bodhisara)比丘整理,刊载于〝Vipassana Tribune〞,1996.7. Vol.4。

  前些日子,我们提过四念处,佛陀告诉比丘们,勤修正念,并以达成禅那(jhanas)。从这里,我们将谈谈寂止禅(samatha奢摩他)和内观(vipassana 毘婆舍那)的修行,以及如何进入内观,而最终从轮回中得到解脱。

两种禅定

  有两种禅定的修行法:第一种,称为寂止禅。修习者先以专注或寂静的修习做基础,意思是他们修习纯寂静禅定。例如:遍处(Kasinas,即取相观〔visualisation〕)、不净观,在《清净道论》里有四十个起观对象,他们通常修习到至少达到近行定(upacara samadhi)或达到诸禅定,禅悦的境地。当他们达到此定力后,更深入的修习内观。

第二种,称为纯粹内观(suddha vipassana yanika),纯内观修习法,这类修习者不经由纯寂静禅的修习,既不进入近行定,也不进入安止定,修习者直接趣入静观(Contemplation)心与身,从这里修成内观剎那定,这种定力相当于近行定,依这剎那、剎那的定力,也能趣入道果智(magga-phala)的开悟。

另外还有一类,修行以上两种禅定共同发展,修习者不单独的修成其中任何一种定力,而是交替的修习,端视哪一类较为合适自己。通常一般所说的禅定,多指前面两种:寂止禅和纯内观。你可发现以上两种禅法,佛陀都曾教导过,可在三藏经典里找到这些教导,有些例子,佛陀教导在入内观之前的寂止禅,其它的例子是,他教导直接修习四念处,而不经由禅那。有许多上述的例子,可在三藏经典找到。假如你问,哪一种较好?较理想?最好是你知道所有四禅八定以及所有道果,但这通常是不可能的。第一点,你必须找到一位合适的老师,他能教导你所有这些。第二点,你要有时间去实践,而这些也都很难达成的。有时候,你能够修一段时期的内观,就像我们在此修的一样,而后,在合适的时间也修习纯寂止禅。有些人发觉,内观已经够好了,这意谓着,他们持续修习且获得进展。而他们全然不需进入寂止禅。某些人发现,在修习内观之前,需要某种程度的入定,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必需经由内观而获得开悟,无论如何,你要多修习,就得多花时间。当然马哈希禅法的传承,是强调内观的,并非这些老师不懂寂止禅。从前我在缅甸修习,有许多老师可以正确的教导四十种寂止禅的观注目标,在好几年后,我问他们:「为何你不教我寂止禅?我也想学习寂止禅。」他们回答我说:「内观更重要,当你成就内观,而后你可修习任何寂止禅。」理由是,绝大多数的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修习各种禅定,即使你是一位比丘,你也没有全部的时间去修习,你会牵涉其它事情,最重要的是,在这一段进修期间,我们要尽可能的学习内观。

据我们的了解,寂止禅的密集修持,比起内观,通常要花更长的时间,因此,这里只强调内观,况且一般在家人比出家比丘更少有时间去修习那最重要的。同时依照我们的了解,要成就寂止禅,是非常的困难。此外,可能花些时间去达成你所需的寂止禅,目的必需适当,你也须有这方面的潜在能力。

现在,我们回到禅那的主题,当我们提到禅那,不必意谓着单指发生在纯寂静定的奢摩他等定境而言,它也可存在内观中的禅定经验。所以有所谓的奢摩他,意指一种纯寂静禅定所产生的专一定境,以及内观,另一型态的宁静、专一定境,发生在内观中。

禅那的定义

  对于禅那的一般概念是什么?禅那普遍的解释是:强烈的专注于目标。这里,我们引用马哈希法师所著的《法轮》(The Wheel of Dhamma)书中所说的:  

「禅那的意思是,接近的观察一个目标,以固定的注意力,集中的专注于一个选定的禅定目标。例如:以寂定的数息观,会提升至寂止禅境;然而,注意心和身的自然特征,静观他们的不恒常、不满足和不坚固性,则属于内观。有两种禅:寂止禅与内观。固定的专注,发展趣入寂静定者,称为寂止禅。静观法的三种特征则属内观。也有三种三昧(samadhi,或称为定):剎那定、近行定和安止定。」

另外一本班迪达法师(Sayadaw U Pandita)的著作中指出,禅那就好像心黏着在目标上,好像是拿一根细木棒去刺穿一片树叶,或者,好比轻柔的黏住一物,移近看看它是什么?因此,当心固定住一个目标时,它像穿透目标,并且趋向它,黏住它。这是自然的禅那,这是一种固住的、深的定。

端视你如何的使用它,禅那指谓不同的东西,就像你说到定,就有正定与邪定,它一样是定,只是有不同的经验。

首先,我们看看一般所说的奢摩他,它如何生起?就像书上所描述的那样,寂止禅可分为两种定:一种是近行定,另外一种是安止定。在这里禅那和三昧是同一个意思。「安止」的意思是固住不动的定,意即心与目标单一化了,「近行」的意思是接近,意即接近固住不动的定。

近行定

  我们需要了解,近行定的范围是很广的,很广的层次存在于近行定,它涵盖了许多的经历体验,随着不同的目标而有不同的体验。一般而言,当一个人达到了近行定时,五盖就被抑制住了,就是说当定力达到这个层次,贪、瞋、怠惰与迟钝、忧虑与焦虑、疑不会升起。当定力达到这个阶层,五盖被推到一边(虽然他们在出定后,又会回来),这样我们才能够说,已入初近行定。因为推离染着或覆盖的功能获得满足。假如你想进入内观,你能够以敏锐且安宁的心去观照。

当五盖被推到一边或是被抑制住了,这并不表示已达到近行定的最深层。在这瞬间的前后,仍然听到声音的来、去。在这点上,仍有些身体的形态概念。比方说:假如你在观照出、入息,而你达到一境性,在这里五盖不存在,心很清晰且安宁,在这阶段里,你仍有身体的形态概念。当声音来时,你仍听到他们,虽然可能不响亮,或有时很模糊不清,这是低阶的近行定。  

但是能更进一层的话,当你说近行定已接近入定(absorption)了,不意谓近行定是弱的,而是能更强壮,举个例,一个人或是观照出、入息,或是内心吟诵〝itipiso…〞或是作慈心观,散布爱心,慈心给某人,一段时间后当以正念,以慈悲观,以察觉的心去修习,他的心将愈来愈宁静、安止,心变得愈安止,他会忘掉身体,全能不感觉身体,心变得很柔软、很安静、很专注,同时也很光明,他会忘了他的身体,他全然不感觉到他的身体的存在,也全然听不到声音,他祇知道心仍存在而且平静,无论在呼吸上、在送爱心给某人时,或可能呈现取相(visualisation)时,例如:光明,心没有移动,心仍然存在,很平静,他不能听到任何声音,他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但他知道他是在专注于目标,假如他想要思考,他能够思考,假如他不想思考,他也能够不思考。通常在这一阶层,心就像一个人漂浮着,像半醒半睡状态,但它又不是真正的睡着了,这种平静的状态构成了近行定。

如此,定的发展过程,在达成近行定之后,五盖被置于一边,在达成真正的入定正受之前,定的发展需要更进入,以达到安止定。在特定的目标,你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且愈来愈细微。举个例,入初禅之前的近行定与入二禅之前的近行定,两者都是近行定,但却有不同的体验。同样入三禅、四禅之前的近行定,也是不同的经验。定力会愈来愈细致且平静,目标也愈来愈细微。所以近行定在各阶层里,有截然不同的体验。我们举个例:从修习遍处禅定目标,如:颜色、地遍处等。以持水遍处观为例,水遍处观涉及水在心中显相,在达到心境专一之前,升起的讯息称为「相」(nimitta),内心讯息称为「取相」(Uggaha nimitta),取相是「抓住目标」,意思是它直接复制你所见的水相。当你取相时,你的心已经很平静了,通常在这阶段,你不能想这想那的,这是因为当你想这想那的同时,你不仅看到了水,也同时看到其它东西了,你可能看见鱼在水里游,甚至看到虫在里面动,有时你可看见你的朋友在水里游泳。假如你的欲念升起,你甚至看到妇女在水里游泳,你可清晰的看见他们。  

当你有取相,你可清楚的看见水相,但水可能在流动,你看见水在动,而心与水合而为一,就如同心为水,水为心一般,而且它会流动,这时还没有接近喜乐专注(blissful absorption),仍有些距离,但心几乎能与水合而为一,并且黏着在水的表面上,你不能够想任何东西,你没有身体的概念及任何东西。你听不见外界的声音,你也无法知道你在哪里,这时的相称为「取相」,抓住的相。它是近行定,但还不是个很接近禅那的境地。从这里,在你达到禅境之前,你要能了解寂止禅定必需如此的深度,如今如果一个修持水遍处观的人,当取相升起时,心与相是一体的,心是水,水是心那般,这时的心还未完全静止,将会移动。这意指水就是心,心即是水,仍在移动,此时你会发觉,这有点像内观的经验,可是又不完全相同。另外的例子,当我们做风遍处观,达到这阶层时,心就像风,风就像心,心能够移动,如同风会吹动,有点像内观的上升与下降的观照,风吹上升与下降,但是如果你够敏锐的话,你知道那是不同的体验。

  当你继续入深定,任何伴随移动的目标将会停止,将变得非常静止,非常清澈,完全的透明,非常明亮,在这点上的心,将达到一个更清澈,更明亮的阶段。有时发生兴奋的波动,定力就被打破。在这点上的心,进入所谓的「似相」(patibhaga nimitta)像镜般的印象,非常的纯化,现在更接近喜乐专注,初禅。但仍未进入。

你会发现近行定的发展达到初禅之前的状况,第三、四禅之近行定不同的是它的细致程度。例如,当进入初禅,它像水流动,水是心,心是水,然而,祗是初禅的近行定,水像清澈的圆池水,但如果进入较高阶禅定,而是非常细的小水珠,像雾状,漂浮着,在禅那正受之前,目标变得更细,针点状的水珠,并且可觉知这些水珠的潮湿感,它是如此非常非常的细微,而心也愈细且愈轻安。  

近行定能够持续长时间,你能坐上数小时,似乎有些人能坐上数天,但它仍然祗是近行定。在寂止禅里,你得到很平和且很好的体验,这是无疑的,没有人说寂止禅不好。一个要赞叹寂止禅的人,祗有得当的学习它,否则它可能带来某些困境。  

在近行定的层次里,因为它是如此的平和、安静、幸福、愉悦,许多事情可能发生,并且因为不是那么固定不动,像安止定那样,它有时会误入存在于如此的平和感,它可能误入睡眠。例如,有一次当我修习寂止禅,心非常的静且我知道我正坐着,我想我已坐了五分钟而已,并且所有的时间内都是察觉的,但当我转身去看时钟的时候,它已经过了好几小时了,既是坐得很平和,也因此堕入半睡眠状态,当时是如此的平和,而心是如此敏锐,以致察觉或不察觉已没什么不同的了,它就像你仅仅阖一下眼,而已经过了数小时之久,像这一类的寂止禅,非常容易滑入睡眠,而实际上你是进入非常非常深的睡眠,而当你出定后,如果你不仔细的话,你可能甚至想,那是涅盘,因为你可能说,它什么都灭除了,有些像你曾入空(void),那儿什么都没有,或者,你可能想它是禅那,初禅,但实际上是睡着了,睡眠并没有什么错,仅仅当你开始黏着它,而后问题来了。除此之外,睡眠在这里有其它问题会发生。譬如,这时可能有强烈的享受感,使你感觉像在漂浮,巨大的享受感和轻安感,能发展成一个人的身与心似乎都消失了,当你出定后,你的感官觉知又被唤回,噢!你已经入过一个非常和平又幸福的境界,这不是禅境,这仍是一种近行定,一种处于完全发展享受与幸福感的状态。再说一次,假如你不仔细分辨,你会执着它,像涅盘或禅那定境,幸福感或和平感并没什么错,仅仅当你执着生起时,问题跟着来,而它非常容易去执着像这类的事情。对某些人,这种近行定,或某些方式的禅定,许多相,幻想、幻觉,会升起,它可能是以前你见过的东西,也可能是无意义的,也可能是所谓的前世的事物,可能很精彩,但总是目标很清楚,因为心很宁静、很和平,特别在初始阶段,他们很清晰而美好,事实上,当中有些可能是真的,但是没有经验的人,不能分辨得如此清楚,这种定还未达真正的睡眠,细小的、敏锐的污染迅速升起,伴同幻觉,而如果你开始去执着它,「我有超能力」、「我有天眼」、「我能看到我的过去生」、「我过去是印度的王」、「我过去是中国皇帝」,而后麻烦就来了。假如你不去执着,那么这些祇是意识的升起,没什么错,他们会来会去,他们祇是从各处来的印象而已,但是祗要一执着,或者恐惧升起,这些幻觉就不停止,他们将持续而来,最终你会陷入全然的幻觉,所以你入寂止禅,绝勿去攀染这些,直到你能完全控制你的心,能百分之一百确定这些幻想是真、是假,从这里你可看到,近行定并非祗是单纯的经验,而是确实涵盖很广的经验。

安止定

  当定的发展够深,而达到专注于一境时,会进入所谓的安止定,喜乐的专注或固定的专注。当这发生时,心会改变,进人一个不同的阶层,称为色界,这是禅那界,这类型的心是完全切断我们的看、听、嗅、尝、触等觉受,事实上,也切断正常形态的想和警觉。它曾被某些人描述为,如同一种熟睡的状态,但是他们很清楚的知道,如何的穿透进目标得到完全的专注,一旦心专注的进入目标,这时他们是完全的无知觉意识的,然而当他们从这种状态出来的时候,他们将会知道自然状态的心,刚刚已经通过那个他们想要注意的目标。甚至假如你进入初禅一秒钟,你将会知道这一秒钟你是处于完全的无意识状态,祗有当你从这定境出来时,你才警觉在这一秒钟待在充满喜悦状态的禅那境地里。即如你进入半秒,你知道这半秒内,你是完全的被切断于整个欲界之外的,祗有当从这半秒钟的定境出来时你才知道心的状态是如何。 

当你进入禅定正受,这里发生完全不同阶层的意识状态,因此,假如你是处于禅定状态,你可能忘了身体的形态,无念头,心很静,且充满喜悦,这仍不是安止定,不是初禅,但这并不意谓这是坏的境界,心仍处于好的且和平的状态。

入定时你仍保有正念,心会很清楚,迟早你会知道,在目标逼真的浮现之后进入定境,意即你的心已全神贯注于目标,当心全然的专注于目标时,你知道目标是什么了。当然有某些类型的寂止禅目标是非常抽象的,而当你初入禅那,它们可能不是很清楚,因为它们是很抽象的目标,祗能持续很短的时间,但当你经常的进入,你会跑上第三或第四禅,他们会清楚些。

某些禅定,像遍处观、呼吸禅,这些目标在专注正受之前,很清楚而且明亮,你专注的目标还是很清楚。就像水遍处观在初禅正受之前的近行定,是一泓完全清澈、静止的池水,当你进入专注正受即(初禅正受),它就像渗透进入水中,如同你潜水一般,最后停留在水里。你不知任何事情,但一旦出了水,你知道心是如何的状况,你在水底下是如何,所以可以说出来这是非常清楚而且充满喜悦的经验,但祇有在你从定境出来以后,你才知道如何的清楚与喜悦。

对这些类型的寂止禅有四种色界禅定,意思是四个阶层,每一个都有不同的特性。在经中很清楚的说到,在禅那因素里有不同的特别用词,叫做禅支,那是心所呈现心的特定状态,并且在各个禅那中,扮演重要的部分,比如说在初禅里,这些因素包含:寻、伺、喜、乐、一境性。  

「寻」是最初的发心,最初的发心是把心带向目标的力量,这是一种精神力量;「伺」是支持这发心,是心的力量,来保持向着目标。这也是精神力量,有点像能量;「喜」是享受或感兴趣;「乐」是很愉快的感觉;「一境性」是一点,意思是心与目标合而为一。这些精神因素表现在初禅中,扮演重要的部份。  

但不意谓着,你具备这五个因素,你就在初禅里。甚至你都不在任何定,这五个精神因素,都已经具足了。当你想到食物,你想到你最想念的槟城米粉(Penang Laksa),同样有这五个因素呈现在这里。因为心跑去米粉,它会停在那里想:「假如我有米粉多好!」而后,当你想到米粉,你已经享受「当我有米粉多好,我要自己享用它。」而你感到非常愉快。而你的心也确实如同你能尝到米粉似的,此时五种因素都具足。但它更像邪定、贪婪。   

你必须知道五个禅支才会了解各种禅定,之前至少你须知道一些阿毘达摩,你才能有较清楚的概念。这五个因素其实是描述一种意识状态,一种心的状态,当你知道什么因素的呈现,你就知道在什么禅里了,例如:在初禅里,你有全部五个因素的涉入。在第二禅,你没有寻及伺,仅有喜、乐、一境性,在第三禅,仅有乐及一境性,在第四禅,祗有平静及一境性。从这些叙述,我已经给这些定一些说明,当你进入禅那,你绝对不能知道它,当你入定时,就像你已在熟睡中,你是在比熟睡还深的状态中,所以怎能知道它的全部?祗有在你入定之前,你知道,因为在你进入之前,心会清楚哪些因素会强些,哪些因素会弱些甚至消失。或者在定境浮现之后,透过适当的分析来省思这些呈现的因素。我们将不讨论这部份,因为这不是我们讨论的主题。

辨别禅那以防邪见

  我想给你们一个好的概念,关于近行定以及安止定,所谓的纯寂止禅。当我们谈到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为寂止禅,依照我们的经验,某种程度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因为缺乏这些了解,邪见会升起,你可以在《梵网经》这部经里看到,关于邪见的叙述,大量的邪见不是透过思考或哲理而来,他们多数来自禅定经验。因为人们执持他们的禅定经验,就如同这些是真实而美好的,然而事实是非常的错误。它会升起各种形式的邪见。例如其中一个叫做dittha dhamma nibbana vada, nibbana(涅盘)你们了解,dittha dhamma 是「见法」或「现前」,vada是「说」,这是认为「当下即涅盘」的见解。例如:一个人执着了禅那就是涅盘,那他就走入邪见。当然,没有人能同他争论。因为他想:我有此经验,而你没有。某些时候入了定,好像进入空(void),目标变得不可思议,也是非常容易堕入邪见。假如没有合适的老师的话,即使在入定之前,也可能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境界,而不能了解。  

所以今晚的谈话,是给你们一个概念,如此你们不会去执着这些经验,假如你们不能分辨近行定与安止定,也很容易使你误解,什么是涅盘,什么不是涅盘,因为涅盘是比禅那还要深奥、不可思议。例如,当有些人修习禅定而每个人开始说:「我已达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这是道果智,那是道果智」。我们不说他们是错的,因为我们不确实知道他们的经验是什么。但事实是,他们说所有这些事情如此的容易,并且如此的快乐。明显的是,执着已经造成了。  

而且你可以看到,任何时侯,当他们提及它时,他们是非常的引以为傲。假如他们确是执着邪见,那就更不好。我们希望这些不会发生在此地的佛教徒。  

假如一个已经如实的修习过这些禅定的人,他将会知道,不容易知道是否某人已达这个禅那或那个禅那,这个道果智或那个道果智,一个智者应该很保留这种论述。因此,假如某人太随意说这些事,我们不直接说他是错的,我们说:要小心的跟随他,你可能走入邪见。(本文承Sujiva法师过目,谨此感谢法师。并迥向有缘同修,法喜充满,共证菩提。)(《嘉义新雨杂志》第19期)

Friday, May 20, 2011

大乘天

心无念 上九天

摩诃耶那提婆

火之焰 化红莲

红尘一双眼

拂尘缘 涤悲欢

菩提心是缘

心海无边

回头是彼岸

摩诃耶那提婆

极乐在心田

路漫漫 其修远

回首望当年

天地间 取一念

大爱在人间

看完了電影玄奘法師,超喜歡這首曲子,是齊秦唱的…… 大乘天(Mahayanadeva)是當時玄奘法師在印度接受辯論後大獲全勝,大乘僧侶給予他的稱呼,而小乘僧侶則稱他為解脫天。這部片子敘述了當時玄奘大師所到過的地方及遭遇,看了真的是感動。祖師那樣捨身求法的精神,是如果偉大及對佛法堅定不移的心~

專輯可以在http://www.xiami.com/album/414087 試聽

Wednesday, May 11, 2011

初果

须陀含果 (Sotapatti / Stream-Entry / Consolation)
在相应部(杂阿含)里,世尊教诫:「…圣弟子坚固信念于佛、法、僧和圣戒者,得须陀含果…..何者为须陀含果? 于此法、律,已知已断三结者,得须陀含果,永不堕恶趣,往生善处一段时后,究竟正觉解脱。」世尊再说如下偈子:

Those who possess faith and virtue,
Confidence and vision of the Dhamma. (如实见法 / 见缘起法)
In time arrive at the happiness
Grounded upon the holy life.


在巴利英译的《閰浮车相应经》(汉译杂 舍利弗相应篇) 里,外道閰浮车请示舍利弗尊者:“In what way, friend, has one attained consolation(trainee) 如何证须陀含等有学者?” 尊者答:“When a bhikkhu understands as it really is the origin and the passing away, the gratification, the danger, and the escape in the case of the six bases for contact, in this way he has attained consolation. 如实知六入触之集、灭、味、患、出离者获须陀含等有学者。”

根据上面经文,得须陀含果要有断我见、戒禁取、疑,和如实见缘起法,以及如实知六入触之集、灭、味、患、出离之能力者,这种成就,不是做慈善、诵经、拜忏、持咒可以办到的,这是要有相当止与观修持基础的。
 

■ 止 与 观
止,指的是「奢摩他定(Samadhi) 」,又称安止定,或称寂止禅,是纯粹修定,没有慧观(内明)。南传佛教有四十种修习奢摩他定的业处(目标)。其次第有四禅、四无色定,而每一禅之前的近分定称之为「近行定」。 近行定的经验范围很广,每一个近行定各有粗与细之分,所以共有八个层次。

观,指的是「毗婆舍那观禅(Vipassana)」,又称内观智慧禅,或称四念处,它是有止有观、止观平衡的。 毗婆舍那观禅的定力亦有次第,其特质、体验与奢摩他定不同,所以别称毗婆舍那禅那(Vipassana Jhanas),它有四个或五个禅那,每一禅那有其相等的「剎那定(Momentary Concentration)」,这剎那定相当于纯奢摩他定每一禅前的近行定。
 

■ 四念处 与 毗婆舍那观禅
当年,世尊修习各种四禅八定后,深明奢摩他定不能解脱,乃自觉毗婆舍那观而得解脱。 世尊将毗婆舍那观禅运用在四个念处上,教导众生如何修持。 其有二条途径(approach):一条途径是先修习奢摩他定至少到达初禅的近行定或更深的二禅、三、四禅诸定后,再修习毗婆舍那观禅,如《大念处经》里的安那般那念,在这途径上,起初可能有 “定多观少” 的现象。

另一条途径是止与观同时着手的纯毗婆舍那观禅,为了方便区别,将这途径简称为「纯内观」。 在这途径上,是止观平衡的,即有多少观力就有多少定力。 在《中部尼柯耶 大念处经》里,世尊以熟炼屠夫杀牛的譬喻,开示直接内观身体的四大现象,「清净道论」里说,这是为利根而修界业处的人说的。 中国佛教徒比较缺乏止观的认识,总误解纯内观没有深定、也无戒分。 试想,如果没有相当和相等的定力或持戒力的话,如何如实观到那有如急速跳动之电动缝衣机的针孔般的生灭法呢?又如何在行禅或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间保持 “触断” 或 “受断” 呢?

《须深盗法经》(汉译 杂347经)里,世尊对着仅修奢摩他定的外道开示这毗婆舍那的纯内观途径;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将这篇经文曲解,同时盲引盲地引证北传的「毗婆沙论」或祖师们的论说:「慧解脱阿罗汉不须要深定,只要初禅前的近行定便可成就」,有位南传比丘说:这是邪见啊! 很多人对南传禅师们所说的近行定或剎那定往往断章取义的认为:近行定或剎那定仅是初禅之前的定力而已,这是不正确的!

观力如同显微镜或核子断层扫瞄,定力如同放大镜,二股力量结合的威力,才能突破生死轮迥,才能超越欲界、色界、无色界而臻涅盘。世尊苦口婆心地为无明而流转于无始轮回的云云众生宣讲这解脱法门,所以我们研读四圣谛、三十七道,乃至阿含经,要这样体认:这深入解脱层面的解脱道,是止观兼备的。

汉译杂464经,佛告诸比丘:「….于空处、树下、闲房修习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觉知、内明),所谓止、观。」又说:「…..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于观巳,亦成于止;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这便是在诠释止观两力结合、平衡才能导至诸解脱。 有毗婆舍那的四禅观慧,才得以断身见→证空性→行舍→初果;之后,有了奢摩他定的安止,才得以进入色界→无色界(除去五上、下分结)→涅盘。

Visuddhacara尊者在他的一篇《Vipassana & Jhana:What the Masters Say(止与观,大师怎么说)》论著里这样结语:「阿姜查的诠释真好,他说这些日子人们执着在文字上,各称他们的修习叫内观,或者叫奢摩他,或说在修习内观之前必需先修奢摩他,所有这些说法都是可笑的,不要在这思路上庸人自扰了,直接去修习吧,究竟如何自已将会看到的….。诚然,我们要多修习少说话,不管采取那条途径,两者都是一样有根据的,只要正确而精进,都能快速进展到目的地---涅盘---从苦中获得解脱。」
 

■ 止 观 禅 乐
世尊与他的直承声闻圣弟子们在尼柯耶(阿含经) 里所开示的禅修次第,不管是四禅那、或四无色定、或灭尽定(the signless),都是包含止观的,可见巴利英译相应部《舍利弗相应》、《目楗连相应》、《阿那律相应》,或中部尼柯耶第43、44 等经。

神通第一的目楗连尊者,是从阿那律尊者那儿听闻到四念处的,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阿那律相应》的一段经文吧:

一群比丘们来到祗树给孤独园的松林精舍,向阿那律尊者请法:“By having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what things has the Venerable Anuruddha attained to greatness of direct knowledge. / 您尊者如何修习而获得大神通?”

阿那律尊者回答:“It is, friends, because I hav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th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that I have attained to greatness of direct knowledge. What four? Here, friends, I dwell contemplating the body in the body….feelings in feelings…..mind in mind…..phenomena in phenmena, ardent, clearly comprehending, mindful, having removed covetousness and displeasure in regard to the world. 我因修习四念处而获得大神通,这四念处便是:就身如实观身,就受如实观受,就心如实观心,就法如实观法;我精勤持续地觉照、洞晰,今已断除世间的忧苦、烦恼了。

“…..Further, friends, it is because I hav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thes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that I recollect a thousand aeons.”

“…..Further, friends, it is because I hav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thes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that I wield the various kinds of spiritual power….

“…..Further, friends, it is because I hav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thes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that I wield the various kinds of spiritual power….that I understand the minds of other beings and persons…..that I understand the possible as possible and the impossible as impossible…..that I understand as it really is the result of past, future, and present kamma by way of potential and by way of cause…..that I understand as it really is the way leading everywhere…..that with the divine eye……而且,….我因修习四念处而获得三明六通。

“…..Further, friends, it is because I have developed and cultivated these 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 that by the destruction of the taints, in this very life I enter and dwell in the taintless liberation of mind, liberation by wisdom, realizing it for myself with direct knowledge. 最后,我因修习四念处而断尽一切烦恼,就在此生,我得心解脱、得慧解脱、得大神通。”

四念处,止、观兼俱---俱三三昧---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离五欲、五盖,心清净,所以也一样有禅乐,但是习禅者不会沈耽、滞留在禅乐中,因为它有觉照力(正念)的缘故。
 

■ 正定---剎那定(Momentary Concentration)
奢摩他定禅与毗婆舍那观禅的不同是,前者是寂止,带着沈静的喜乐 (joy / tranquility),后者是清明、觉醒。 这清明、觉醒的止观力称之为「剎那定」,所谓剎那定,不是说它的定力很短暂、很浅薄,而是说毗婆舍那观的止观力敏锐到能看穿那迅速又连续不断的剎那生灭现象,而且这止观力能粉碎现代科学所谓的微细分子(色聚),证入无我、空性,而得行舍智。

剎那定是慧解脱的工具,所以唯有包含剎那定的毗婆舍那观禅,才堪称为正定,奢摩他定因不能发慧,不被称为正定;但也有说奢摩他的四禅是正定,理由是它容易转观,四禅以上的四无色定观心微弱,不易转观。 简言之,正念是正定的主要内涵。
 

■ 身 念 处
身念处可说是四念处的起观点(starting point in working domain),修习一段时间后,将自然先后或同时的进展到其它三个念处。 从身念处起观,容易扎实,但也要方法正确才行。 有不少修习「葛印卡内观禅法」的人说,其修法是观受念处,但笔者等认为,它也是以身念处的觉受(sensation)起观;很多人似乎对 “身的觉受” 和 “心的感受” 没有厘清,对受念处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的舍受) 的内容也极为疏忽。

四念处的身、受、心、法,或五蕴的色、受、想、行、识,或四圣谛的苦、集、灭、道,或三十七道品,总括分类之,唯色法和名法二种,比如,由身念处起观时,最初内观到色法的四大,由于四大的冲击而现起触(physical sensation),与触相应的受(mental feeling)是受蕴、想(thought process)是想蕴,与触现起的思(intention)是行蕴、心(noting mind)是识蕴,由是色法而现起名法 (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都属名法)。 四念处、五蕴、四圣谛与三十七道品是互摄互容的,习禅者要能融会贯通。

正统的南传止观禅师们,有的是从年少、年轻时就出家了,他们经过国家之法师、论师、禅师资质的重重甄试和僧团认可,他们不仅擅长奢摩他定禅,也擅长毗婆舍那观禅,而且熟习巴利三藏经典、论书、长部和注疏,能权威地说出经典与其个人的修持体验、经验,他们的长期修证和丰富教学经验,能针对个个学生的体质、性向,引导从各种业处下手起观,以开展四念处,他们不会仅教导学生观察身体的觉受而已,亦不会不鼓励学生去行禅。
 

■ 观想、思惟 与 毗婆舍那观
日前有位不认识的朋友从华盛顿DC州打电话来询问有关修习四念处的方法和书籍,他说他已阅读过很多内观禅的书,也已皈依一位密教法王为师,他想先修习四念处以作为修习密教的基础,他说密教也有观,我反问他:那你观到什么? 他吱唔回答:观想佛像(本尊)不是观吗? 我直接浇了他一头冷水:你对止观完全不清楚。 又有一位朋友在一个佛学研讨班上这样说:大乘 “宏观”一切,观的范围大,小乘仅观五蕴身心,观的范围小。 另一位朋友则形容,她外观器界、与宇宙大地结合一起。 乍听这些论说,似乎很伟大、很摄人,但可能多少落入顽空陷井,或梵我、神我合一的外道思想,或定禅的境界去了。

我们不要抑眨 “观的范围小”,能够以止观的「心的经验科学(Empirical Science of Mind)」当仪器,如实看到色法、心法的剎那生灭(约0.015秒),再将它们粉碎,体证无我、空性、行舍,这才是扎实、稳固、精密、准确、细致又深广、不含糊、不儱侗的根本之道啊!

毗婆舍那止观的英译约是:Insight 内观 / Mindfulness 正念、正知 / Dwell Contemplating 觉察、洞晰 / Clearly Comprehending 智见、内明 / Independent正智。 汉译阿含经把止观翻译为 “思惟” 或 “禅思”,这或许是造成北传佛教徒误解止观义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以前常听到讲授「中观今论」的一位非常慈爱的长辈提及 “思惟观” 这字眼。

如从南传的定禅修习过程而言,当具有安止定五自在能力时,从色界安止定中出定后,会“思惟” 定中的意识状态和目标的本质。 然而,四念处的毗婆舍那止观是超越语言、文字、形相、颜色、观念的当下、直下的如实观 (reflection without thinking and reasoning)。《清净道论》里有提到,修习毗婆舍那观约在第三观智时会有一个「思惟三相」的过程,但这也跟北传所说的观想、思惟观、宏观不同;一位缅甸禅师解释「思惟三相」是一种「推论内观」,但也要有「实用内观」的基础才能进行此过程,也就是说,已经具有内观自己身心当下缘起的剎那定基础后,才有能力外观他人、观过去、观未来的缘起。

 

■ 中道 与 中观 
在还没有接触原始圣典之前,经常听到或读到佛弟子们宣说:「不苦不乐即中道」 或「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即中观。有人说 “中观” 境界最高,又有人说 “禅宗” 境界最高。

我们要诚实的行解佛陀和其直承圣弟子的教义,要契入止观修行解脱层面,不能仅在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宗教体验、或形而上学层面做推论、思辩。 佛陀曾以一个调整琴弦松紧的譬喻,开示修行要领,佛陀亲自证授的四念处(婆舍那观禅),正是用来如实觉观和内明身心五蕴,用来体检行者的身心状态的;正念---正观,如同一架censer或探照灯,正念坚深的话,对身心的松紧、苦乐、境界,皆得清清楚楚。

贫老病死苦,不光是2500多年前佛陀那时的印度而已,纵观、横观整个世界,25个世纪以来无处不是这样的苦呢? 佛法的苦,主要是指生灭无常的「行苦( Sankhara Dukkha / Suffering of Formations」,这行苦在四念处的修习程中是要被如实见的。 《中部尼柯耶》这样诠释「不苦不乐」:离欲界的五欲、五盖进入色界、无色界、乃至涅盘的宁静时,不执着喜乐,堪称不乐;而自利利他的涅盘为苦的熄灭,堪称不苦。 《中部尼柯耶》又诠释:习修止、观,随着次第,于二禅时语行安息,于四禅时身行安息,于灭尽定之身、口、意三行安息的「究竟断遍知(cessation of all formations)」时,将破一切我执、法执,达至无相解脱 / 无愿解脱 / 空性解脱 / 慧解脱,这与涅盘仅是同过义不同名而已。

四念处就如同一条经线,贯穿三十七道品解脱之道,而至涅盘;四念处的正念,用来平冲五根、五力,用来检视七觉支、成就八正道;四念处的正念,用来如实知、如实见十二缘起的纯大苦聚,成就法住智;用来如实知、如实见十二缘起的纯大苦灭,成就涅盘智;四念处的正念,用来如实知、如实见四圣谛的苦与苦集,用来如实知、如实证四圣谛的修行之道与苦灭。 这才堪称为正观或中观、正道或中道啊!

不管修习任何法门,只要想入涅盘之门,都要转入这个衔接管道或命脉中心要道---四念处。 正确行解四念处到一个程度,当不难辨别其它法门的止观程度,因为它有择法觉知能力。 佛陀一再强调:这是达至涅盘的唯一道路。 我们既然已声闻了佛陀自觉的教法,为何我们还要舍本逐未、于回曲折呢? 为何我们不理性、公正、勇敢的放下先入为主的情感包袱呢? 何以我们要自作聪明、固执顽强、怀疑又曲解佛陀的教法呢? 我们都是佛陀的声闻弟子啊!

 

■ 正视巴利 或 巴利英译圣典
史实告诉我们,佛教在长期发展中, 历经错综复杂的流变,或多或少被加入了历代祖师们的思想,以及各时代、各地区的习俗信仰,加上译经上语言的隔阂,梵文转成华文不仅是体制上不同,中国译经传教师亦非直接来自印度,而是展转从其它地区或国家来的,比如安世高来自波斯,支娄迦签来自月氏,康僧会来自康居…等;再说,汉译的梵文原典残缺不全,而且二千多年来未曾结集勘审,所以参读南传上座部的巴利或巴利英译经论是必要的,其理由是:

1. 由于上座部的「保守」精神,得以完整的保留巴利三藏和其它重要论著传到南亚。

2. 南传上座部僧人必修巴利文,以共同的巴利圣典为依据。

3. 自阿育王之后,上座部佛教再举行过第四次的1250僧人、第五次的2400僧人、第六次的2500僧人大结集,依照二千五百年前第一次结集经典的程序,严谨地审核巴利三藏。所以较原始、完整的巴利三藏引起国际学者们的重视,加以研究和翻译。

4. 佛灭二千五百余年后之今日,当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原始比丘僧团之面貌轮廓,在缅、泰等地依然可见;同时佛陀亲授的四念处依然遵行实践、承袭不衰。

5. 上座部佛教重视修慧,止与观的行持方法、性质、次第、内涵交代得清清楚楚。

『如果我们真的爱护自己、真的爱护别人,我们应当为自己的解脱而努力,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引导他人至解脱..(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寻法比丘中译序)。』这话值得我们深省啊!南传上座部佛教虽然着重解脱修持,但这却是更积极、更落实地在行深远的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波罗蜜。 缅甸的Sujata尊者在修习内观智慧后这样说:如果没有躬身精勤修习毗婆舍那,那么弘法将只是局限在书本上的思想范围,或只能向信众宣讲布施和伦理道德层面的福报而已,这些思想、理论,与实修所得到的真相、观点是非常有偏差的。(甚至是极大偏差的!)

 

■ 结 语


再让我们来欣赏一首长老偈 (Theragatha) 吧:


Flowers of Deliverance 解脱之花

Full trained and firm in right endeavor, 绵密的修习和坚毅于正精进

With mindfulness one's very own domain. 以念觉为自依处

If with such flowers of deliverance one is decked, 佩带这解脱之花的---

This stainless one will never be reborn. 出污泥者将不再轮回



一个人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

尸骨可积累如王舍城的毘富罗山高;但若

如实修习止观,如实断三结、正智四圣谛,

当得须陀含果,永不堕恶趣,

未久究竟得解脱。 佛陀在《无始相应经》里这样告诫我们。

Saturday, May 7, 2011

《易经》1


曾仕强教授认为易经除了是诸经之首之外更是 诸经之始,易经经过7千年的流传,经过伏羲、周文王及孔子的修订,影响了中华的哲学思想。从伏羲时代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后到周文王的64卦及孔子加入了道德元素进入《易经》使已经变成诠释宇宙真相的一本“无字天书”。八卦中有—— (代表阳)— —(代表阴)是早期伏羲告诉居民气象如何及帮助他们逃过那些灾难的,所以伏羲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预测站,这也是在文字还未被创造前,伏羲利用符号来传达讯息的一个方法。过后,太极图图像是后人对于太极的领悟后才画出来的。

在上古时代,伏羲因观察了周围环境而领悟出阴阳,而且是一直在变的定律。这一点,我觉得和佛教的无常一样(其实都是一样),只是我还是不很明白阴阳是相对的这个道理,虽然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彼此互相呼应,但我还是认为如果落入这『二元论』还是不够圆满。八卦中有—— (代表阳)— —(代表阴)是早期伏羲告诉居民气象如何及帮助他们逃过那些灾难的,所以伏羲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预测站,这也是在文字还未被创造前,伏羲利用符号来传达讯息的一个方法。过后,太极图图像是后人对于太极的领悟后才画出来的。

我会认为佛教在汉朝时代被传入中国就很快地可以融入当时的社会是因为仕子们都是读诸子百家的论典,而且孔子作为至圣先师也对《易经》称赞有加,所以佛教所谈的空性、观照都和《易经》内的内容颇为相似。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