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0, 2011

終於……

在家呆坐著5個月後,好像教案都忘記怎麼寫了,終於捎來好消息…… 我終於不再被人問“你知道調派了嗎?”,我也不用擔心那些未知數。

這五個月來,雖然怎麼做事?只是在教補習而已……其餘的時間還是呆在家裡,不然就是在另外一個心靈之家…… 期間,心情都是在等待而已,其實主控權都不在自己手上所以擔心也沒什麼用,雖然過程中有過責怪自己,這都是一個過程……

我未來的教學生涯即將開始,距我家大約30分鐘的路程的一間規模不大的華小,所以環境應該還不錯,是理想中的學校。雖然有聽說人事方面有些問題,但擔心也沒有用…… 也許是另外一個挑戰/考驗我的學佛功夫呢!

Thursday, October 13, 2011

如果有如果

放心,這不是在打鄧福茹的那首歌《如果有如果》,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對人說:“如果…………”。回頭想想這兩個字常常在幾時出現?往往都是在經過了一些事情後,而且事情的結果是不盡如我們意的時候,感嘆地說出這句話…… 如果…… 或許也是一個夢想的開始,一個大膽創新改革的一個起源。或者大家希望更加好的前程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但是,這個“如果”沒有付出與行動的話,這個如果就會變成是一個空談或者是白日夢而已。我相信這個“如果”缺少了行動及毅力,將只是變成空談!回歸於“活在當下”這樣的一個倡導下,如果是不是就變得奢侈了一點,如不去展望未來緬懷過去,就專注地去做當下該做的事?

或許可以這樣理解,“活在當下”這個意義不應這樣曲折的來理解。很多時候,我們是在做一樣事的時候,不是很專心地在做,而且一直在跳脫不出之前的框框或者憂心未來還未發生的事,所以導致事情都沒有辦法做好!

後記:很多時候,我們都常常把“如果”掛在嘴邊,是不是因為沒有盡力把事情做好,還是擔心得太多呢?深思深思……

Thursday, October 6, 2011

請不要再問我這個問題……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只是在我心裡)的是大家都問我:“你還在“待業中?怎麼還沒有消息啊?” 第一次這般的詢問,會先作出一系列詳細並且面帶微笑客氣的回答…… 但當日子長了,那個耐心也會因自己想到別人對你嗤之以鼻的那種不屑眼光而獨自傷心。感嘆難道這是我要的結局嗎?

原本內心的熱血猶如火山噴發般滿溢出來,期望所經之處寸寸的焦土將成為沃泥,春風化雨,滋養幼苗,但是有關當局的安排還需讓我們一直在等再加上大家熱心和關心,反而讓人覺得自己好像在虛耗光陰,遊手好閒。尤其是最近等待的日子開始久了,也發現原來自己的脾氣也更加地暴躁,好像別人都以異樣的眼光審視咱們,看低自己。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心魔作祟,原本別人的好心卻被自己當成狗肺,會不耐煩且不好的語氣回嗆他們。

冷靜過後,回想起這一切,其實大家都是好意而已…… 面對暫時改變的局面,我只能更有正念利用這段時間做些其他事情,願期間的善迴向這件事情可以更快的圓滿落幕。據經驗,以正念來觀照確實是會讓整個現象(業)更快成熟及轉換。其實,坊間所謂的秘密、law of attraction、念力確實是如此而已…………


寫在法鼓山禪一後


禪修這個詞,在我大學時來說應該是“痛苦”兩個字來形容,雖然還是有斷斷續續地去課程時一定要坐,真是聞“坐”色變…… 雖然每次都鼓勵自己說給自己一個機會突破。心裡一直對禪修有根刺兒,怎麼坐也坐不好,也沒有再繼續坐了……

直到2008年,再從台灣一位法師口中分享到禪修的經驗,也試著依著法師零零碎碎的教導,自己也體驗了一些…… 法師所教導的方法(vipassana,內觀/智慧禪)和之前的不一樣,從名色法當中去體驗,當中有非常多的經驗是以前沒有的。從中也確定了一些佛陀所言非虛,而且最令我深刻的是“法”是要親身體驗的,而且是可以親證的。

今年9月有幸邀請法鼓山的法師來帶領有系統性的禪修課程,也體驗了一天的禪修營。理論課時,理解了整套方法及注意的事項,發覺其實無論是北傳所流行的止禪或者南傳佛教的觀禪都是趨向解脫的,但是難免在其入門方法及所緣上有些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大方向還是一致的。

所以當我禪一時,我的心在休息,完全沒有把所緣放到鼻端,去體驗呼吸,但是心在休息的狀態依然還是輕鬆的而且我還蠻樂在其中。學習了兩個方法後,我找到了我想要的方法,而且也和台灣法師分享了這段經驗,他還說難怪我會有這般的經歷,因為已學習了通過名色來觀照苦集滅道的人較難喜歡上其他的法門。或許因為少了定禪的訓練,所以在觀禪的定力還是欠缺了,所以應該還是要在上面努力。

後記:禪修讓我更加了解為什麼佛陀要講三十七道品,以前考佛學考試時只有埋頭苦

背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及八聖道,原來要趨向解脫是這

些條件都具足。所以學佛固然參加課程重要,但還是依然要有把理論實踐,體驗佛法

這樣落實在生活上才更加容易,和人分享的那份感動更加地容易觸動人心。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明法比丘 整理 2006.5.24.

奢摩他(止禅samattha bhāvanā

毘钵舍那(观禅vipassanā bhavanā

1.以完全安定(samāhitasamādahati‘完全放置’的过去分词, 已安置, 古译:等引,三摩呬多)为取向。

1.以智见(ñānadassana(见到无常等)为取向。

2. 止禅以坐姿为主,且不宜变换姿势,若身体不适须要换姿势,也要守住所缘(目标)。止禅于所缘,保持「寻」(vitakka﹐专注目标)、「伺」(vicāra﹐继续专注目标),所缘是概念法(世俗谛)

2. 观禅不拘姿势。观禅寻.(专注、继续专注)对象,所缘是究竟法(真实谛),如:观「触」(呼吸的触、腹部起伏(=风触色)、坐姿及(臀部的)触等)、感受、声音的生灭;其它的蕴、处、界,不宜当初始观禅的对象;观「色的集法」(rūpassa samudayo),则可观察具有身、心、鼻才有吸气,与具有身、心、鼻才有呼气,又从众缘生可悟入无常,导致更高阶的智见。(《中部注》M.A.(M.10.);《瑜伽师地论》﹐大正30.431)

3.修止禅得安止定(appana-samadhi)可镇伏五盖。但离开安止定时无法伏住五盖或贪瞋痴。

3.修观禅无论在遍作定(parikamma预备定)或近行定(upacara-samadhi),观生灭可暂断五盖;若要永断五盖,在近行定观生灭就有机会。

4.修止禅之时段不可作思惟,因为起念头将离开禅定或所缘。

4.修观禅之时段可作短暂的思惟蕴、处、界的无常、苦、无我作为加行(闻、思法义可增加正知见(概念法),但不能入解脱门);若是见到生灭之际,则不宜思惟。

5.修止禅以杂念、罣碍减少,禅相(nimittaobhāsa)出现及其光色等,作为检查进步的重要指标。禅修之光来自心生色聚和时节生色聚里的颜色色法(vanna-rūpa)。

5.修观禅时,不必要打得念头死。杂念减少、禅相出现(有时是偏定),只作为进步的辅助参考。

6.修止禅在近行定或安止定有五禅支,此中专注、喜、乐、轻安显著。见到光或有轻安未必是处于近行定。

6.观禅在近行定有五禅支,此际可能见到生灭(无常)。若是更深沉的生灭,此际禅相必然出现。

7.修止禅得以持戒清净、禁语、独处、一心一意、醒寤瑜伽(只睡10p.m.2a.m.)等,加速得定。

7.修观禅时,要适时调顺三相:三摩地相(samādhi-nimitta)、策励相(paggāha-nimitta精进相)*舍相(upekhā-nimitta)。过度定力则趣向*懈怠;过度精进则趣向不安;过度舍相(弃置),则心不得灭烦恼。

8.止禅是一时只能有一个专注的目标,专注、再专注,结果是心一境性(与所缘或禅相结合)。

8.观禅用四念住(...),不需特定目标,若有特定目标(从微观的角度,「目标」也是一直在变动),则较快得到近行定。

9.修止禅无法解脱,转修观禅才能解脱。止禅成就者,修完八定,转修三十二身分,修完,再修「色业处」(rūpa kammatthāna)。若要观无常,初步可取色聚(kalāpa)其中的究竟色法为目标。修完「名业处」(nāma kammatthāna)则可取(过去、未来、现在的)究竟名法、色法,及内(自己)、外(他人)的究竟名法、色法为目标观:生、生灭、灭。修「缘起法」,明白各各缘起支、因果(过去五因--无明、爱、取、行、业,产生现在五果--识、名色、六处、触、受;现在五因产生未来果)、各缘起支的无常。

9.修观禅可由无常的遍作直至涅盘(通过出世间的禅那心路),其间不必先有止禅(安止定)的基础。

10.修五自在,可次第入八种禅定(安止定);修十四种御心法,熟练及迅速入各种遍、禅那,可得神通(Vism.Ch.12~13)。临终入定可生该定的禅天。

10.修观禅者临终修无常观(遍作),可生为人或欲界天,得近行定可生较高的欲界天(kāmavacara- sugatibhavavisesa﹐第三天夜摩天(yāma)以上)

11.修止转修观的行者可得俱解脱(Ubhatobhaga- vimutto),若未得「灭尽定」,则成为慧解脱。

11.修观行者可得慧解脱(Pabbavimuttoti pabbaya vimutto sukkhavipassakakhinasavo慧解脱:干观行者以慧解脱,得(asavo=流向(三界))尽。)

*「舍相」--在《增支部A.3.100./I,257.作:「适时从根源作意于舍相」(“kālenakālam upekkhānimittam manasikarotī”ti),这是「不过急不过缓的精进」(anaccāraddha-nātisithila-vīriya-savkhātā) ,也称作「精进舍」(vīriyupekkhā(参见Dhammasavganī-atthakatha法集论注释CSCD pg. 217)Mahāniddesa-atthakathā《大义释注释》CSCD pg. 119.《清净道论》Vism.160.)

* 懈怠(kosajjaya):指「滞寂」,停顿在定中,对修止的人才会有的现象,而且是好事。修观者--特别是时而修止,时而修观(无常)的人,在修止时过多,或不自觉地偏向修止,产生滞寂,偏离观无常。


呼吸止观的差别

呼吸──奢摩他 ()

呼吸──毘婆舍那 ()

1. 以呼吸的气息--触到鼻端(parimukkha,鼻子下面,上嘴唇上面)触点上的气息,为专注的目标。

1.以呼吸的「触」(photthabbaphassa=++)--碰触到鼻端上的皮肤,为专注的目标。

2.「念」(sati)现前,一再寻(专注目标)、伺(继续专注目标)于触到鼻端上的「气息」。

2. 「念」(sati)现前,一再寻(=专注目标)、伺(=继续专注目标)于呼吸的「触」。「有」触即是触的「生」(udaya),「无」触即是触「灭」(vaya)。观触的有无(=生灭)即是「生灭随观」(udayabbayānupassī)或是无常随观(aniccānupassī)

3. 仅留气息的观察。「完封」其它目标,排除其它目标(如:声音、疼痛、思惟),但须放轻松。

3. 修观者心具有弹性,对其他目标(:声音、疼痛)没有排拒性;若心生排拒性是不自觉地偏向止禅,或对所观的目标有执取。当其它目标变得强烈时,可以暂时或长时放开呼吸的触,以新的目标(声音、感受)为目标,即如经中所说的:见只是见(ditthe dittha mattam bhavissati见以见为量)、闻(=)只是闻(=),觉(=嗅、尝、触)只是觉(=嗅、尝、触),识(=)只是识(=)。若要思惟(主要是思惟蕴..界的无常、苦、无我)可进行短暂的时间(数秒钟),当见到生灭之际,不宜思惟(因一思惟就无法保持无常观)

4. 初禅,以声为刺(kantaka「刺」为「障碍物」);第二禅,寻、伺为刺;第三禅,喜为刺;第四禅,入出息(呼吸)为刺;于想受灭定(三果、四果圣人才可以入),想(心的印记)、感受为刺。阿罗汉无刺,不以「声」等为刺。(A.10.72./ V,135.)

4. 不以得到禅那(jhana)为目标,因此,声音不为刺,而且必要时,可将它们(声音、听觉)当作观禅的目标,观察它们的生灭相。

5. 调节呼吸,渐次平息风相(可以听到呼吸声)、喘相(呼吸不顺)、气相(可以感觉到呼吸),心愈静、愈集中,息相(微息,呼吸若有若无),愈显著,以自然得到细呼吸为安定相,靠近禅那。

5. 呼吸四相:风相、喘相、气相、息相,皆可以持续修观。昏沈、散乱、或增加对生灭的清楚觉知,可以加强呼吸--风相,也可以呼,吸,每一呼一吸停顿一下。

6. 鼻端的「禅相」(nimittaobhāsa禅相就是气息)出现时,不要看它,直至禅相由灰暗变明亮,乃至透明时,才投入禅相。(通常须要数日乃至数年培育定力,得定之后也要保任。)

6. 当杂念减少,禅相可能出现,但此际一慨不予理会,反复练习(遍作parikamma)触的生灭,有时会见到身体局部或全身的生灭,可以不予理会,继续观鼻端的触;直至见到心的生灭时,才自动转移到观心的生灭,若是观智不成熟,心脏会痛,就不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心脏,应该继续观鼻端的触,或是暂时观呼吸的气息(止禅)。在更深沉的生灭,禅相必然出现。

7. 禅相呈现透明状时,心自然被禅相吸入而入定,或者将心投向禅相(看禅相)而入定。出定后检察五禅支(注意力放在心(),约一秒钟)。进入初禅后,若要晋升更高的禅那,则出定后,舍弃寻伺等禅支,再入较高的禅定。初禅有寻、伺、喜、乐、一心;第二禅只有喜、乐、一心;第三禅只有乐、一心;第四禅只有一心、舍。

7. 无论任何时候,不看禅相及其光色;在近行定也有五禅支,但是不予理会。

8. 于各禅那修五自在(vasita)

1) 入定自在,能够迅速地入禅定。(一弹指至十弹指的时间入定,有些人以五分钟为计。)

2) 住定自在,能够于迅速地住在定中。

3) 出定自在,能够迅速地从定中出来。

4) 省察自在,能够在出定后省察刚证得的禅那的能力。(观察心()中的禅支)

5) 转向自在,是能够迅速地以意门转向心(manodvārāvajjanena)转向寻、伺等禅支的能力。(cf.《清净道论》Vism.154.)

8. 修观行者不修五自在。但是可以修到随时可以轻易及迅速地得到无常观,即处在证入涅盘的边缘,已证果者则可再进入(以涅盘为目标的) 果定(phalasamapatti)



资料来源:福聚苑 http://www.fjland.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