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7, 2011

《制造耶稣》之读后感

巴特。叶而曼教授,一位世界知名的新约圣经学者,从福音派的基督徒到不可知论的信仰者。在他的书里面的一个段落:“我越是研究,就越发现阅读一份文本必然包含着对文本的诠释。在我进行研究之初,我对阅读保持着一份单纯的观点:阅读一本文本的目的,就只是让文本【为自己说话】,并去发掘当中字句所包含的意义。事实上,我后来才了解到,意义并不是内在的,而文本并不会为自己说话。如果文本真能为自己说话,那么每个人只要真诚且坦率地阅读文本,对于文本所说的都会得出现相同意见。”他抽丝剥茧的求真(通过经文鉴别)还原历史真相,让基督教更靠近人性的一面,所以他才从一个『纯信仰』者变成不可知论者。

看完整本《制造耶稣》后,更加清楚地了解犹太教及基督教的渊源及很多我外人不知道的基督教及犹太人冲突的发生。原本是一家人(耶稣是犹太人,一样奉行摩西律法),直到耶稣被犹太人出卖被罗马人钉在十字架上后的事迹后及其他福音书的出版,这些过程都被叙述得非常详尽。书中也点出了『三一论』(圣父、圣子及圣灵一体)的由来是后期教徒们都对基督是人或神的主张所演变出来交代三体在不同的时段介入人类的历史进行救赎。

无疑的作者精辟的分析及他在经文鉴别的丰富经验用了七个章节:基督宗教《圣经》的开始、早期基督宗教作品的抄写者、《新约》的经文:版本及抄本的差异、探索原始经文:方法与发现、关系重大的经文、出于神学动机的经文更动及经文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让读者更加地亲近基督教圣经的文本。书内有引述很多版本的《新约》圣经经文与它与早期的抄本有何异处,然后作者再通过“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缜密态度下做出他专业的说明及判断。

看完整本著作后,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无论我们在讨论圣经是否是完全是神的话语而不能被质疑的,还是怀疑基督的神性。因为经文文本与翻译的不一样,抄写者会在抄写时添加自己的意见或者删除他认为不合乎他自己的信仰的经文,所以如果我们只是去相信所谓的圣经是准确无误的或者是错漏百出都出自於个人主观的想法。

我觉得倒不如回到原点,到底这个宗教只是让我们去研究它呢还是信仰?依我而言,我们是不是更应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关于这个宗教的好?虽然我不是祂的教徒,但是我是可以接受在他们(基督徒)的观念。无论他们怎么说他们的神有多伟大,我都可以接受毕竟在他们的观念上,祂是至高无上且无可置疑的。

另外,与其研究不如亲自去实践祂的道理,因为唯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有办法去证实到底可不可以起『信』。在佛经上,依然是一样的。流传下来的法,是需要实践的,而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我觉得有一样是佛教与基督教对于『流传的法』有着不一样的态度,正统基督教徒认为圣经里面的内容就犹如神向祂的子民宣说的真理,补课质疑的,但佛陀反而提出要“闻、思、修”,依据kalama sutta里面的内容,佛陀还鼓励我们质疑他对我们说的法。我觉得在这个方面佛陀是比较开放及开明的。另外,佛陀也鼓励我们去实践,从身心的变化去寻找宇宙的真理,而不是直接说这就是真理,反而是要我们自己去亲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