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讨论如何做选择?
大家觉得这个题目怎样? 有没有想破头? 还是很享受?
无论是怎样的一个情绪或者反应,这应该是一个自我要求的一个过程。
当我们在谈做选择时,它有着很多的方面及角度。比如,我们在几时做选择?
只在重大的事件中才做选择还是一直在做选择?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重大事件中做出选择,好像我Form 6 毕业后就要做出选择,要继续往哪里升学?我大学毕业后,要选择怎样的工作?要选择怎样的另一半?
在面临这些人生大事时,我们是依怎样的标准来选择的呢?
我想如果是做重大事件的选择时,我会评估环境因素及自己的能力,好比说我选择了我的职业,当一名老师。还记得我当时是因为一位法师的鼓励,需要更多的佛教徒老师,我才决定申请。在过程当中,我有了这个机会,我同时评估了自己的能力选择要什么科目,最后我是选上了华文,并且成功入选,参加师训。往往经历着这样的人生大事要做选择,比较不常见。所以,我开始去观察日常生活中到底还有什么时候是一直在做选择的。
我发现日常生活的琐碎事情太多了,有着太多需要去做选择?我等下要做什么,应该去看电影还是去共修?要先和朋友们聚餐还是要把今天的定课做好?那我到底是怎样去做选择的呢?我发现如果是选择的话,以成果来看有着两种。一是自己会舒服,二是自己会痛苦。
给我们选择的话,我们肯定是会选择让自己舒服,对吗?我们会选择让自己舒服的。不会让自己痛苦的。那谈到让自己舒服,可能是身体的舒服或者心理的舒服。
身体的舒服,比如Sofa 的材质要软绵的,不要太硬。太硬,我身体坐了会痛。吃,要吃好吃的,比如某某堂的奶茶很好喝,我很享受。但是,如果遇到钱包没有钱,就只能吃干捞面,不能去吃KFC/
Mc Donald 。除了身体的舒服,心的舒服我们也会照顾。延续上个星期浩刚和大家讲的我们的身体和心都必须被喂食。
·
粗摶食:指物質的食物,滋養身體的 (食物,饮料)
·
觸食:使人感受愉悅的事物,如好聲、休閒旅遊、閱讀
(听音乐、爱好等)
·
思食:指人的意念、意志 (「思」,是指「思心所」,有審慮抉擇的作
用。身行、語行、意行的造作,都是思心所的發動。抉擇所念、所思
的人、事、物或情境等對象,念念相續;或者決定採取行動、支持任
務的執行,都可以滋潤一個人的生命力,這就是「思食」,也就是
「意念」、「意志」的累積,對生命動能產生的支持力。)(处理受想行等意志活动)
·
識食:了知、分析、判斷 (「識」是我們的分別了知,能分辨分析這
是花,這是聲音,這是藍色的等等,這些是「識」的了別。)(识别五根,接受讯息,是生命的一种功能)
所谓的生活,事实上就是不断地摄取新的四食并代谢掉旧四食的过程。
既然是这样的话,难道我选择我喜欢的、我可以负担的,不可以吗?作为一位佛教徒到底是应该怎样选择的?所以我做更深入的探讨,在日常生活中佛教徒应该如何选择?
《中部•算数师目连经》
“谛听,比丘,你应当具备正念与明觉。走路往返时后,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向前看与向旁看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屈伸肢体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吃饭、喝水及携带大衣与钵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大小便的时候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行走、站立、坐着、入睡、醒来、言谈及沉默的时候都必须保持完全的明觉。” 通过这段经文,我想佛陀想要带出来的是正念与明觉。
人若缺乏正念,便不能成就任何善法。唯有一个警觉及贯注正念于他有一举一动,他才分辨出善与不善,正确与谬误。正念所带来的忍知使人深察到自己行为美善或丑恶。持续的正念与警觉是止恶行善的必备良方,当正念现前时,自然会带来觉察之心,随之而来的勇气与坚毅就会超越懈怠与放逸,正如一匹良驹超越一只老弱马匹一样。正念或警觉比起世间的知识来得重要,因为一个人心不在焉,绝不可能专精于他的学习。空有知识而没有正念,容易使人走入歧途,偏离正直与本份。即使是见多识广及才智聪明之士,若缺少了正念这项重要的质素也不能洞悉事物的本相。地位崇高的人也全因粗心大意的言行,或没有顾及事情的后果而遭受到严正的抨击。所以,正念是一切善法之首,能带给自己和他人利益。
于此,明觉有四种:
1.
有益明觉
2.
适宜明觉
3.
行处明觉 – 不离禅修目标/ 方法
4.
无痴明觉 -
所以我个人认为的选择到底是该让自己舒服或不舒服?如果引用《中部•算数师目连经》,我们应保持正念与明觉,当然这一段经文主要的还是提供给禅修者/出家众到底要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去修。所以以个人的一些见解,我觉得可以引这段来给我们做一个借镜。前面三个我觉得是可以是做选择的标准:
有益明觉&适宜明觉
“诸比丘,如果难陀需要向东看,难陀将会如此全心投入地向东看:‘在我向东看时,愿贪婪与忧愁不善恶法不会入侵我’,他于其中如此保持明觉。诸比丘,如果难陀需要向西看……向北看……向南看……向上望……向下望……向中间方向(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看,难陀将会如此全心投入地向中间方向看:‘在我向中间方向看时,愿贪婪与忧愁不善恶法不会入侵我’,他于其中如此保持明觉。”(《增支部》iv167)
其实行处明觉即是一直保持正念,习惯守护着业处(心工作的地方),这样一来,清楚知道了知周围发生的事。比如,慌慌张张与朦朦胧胧,不清不楚可以把事情做好吗?起身时,是不是还觉得迷迷糊糊的?洗脸霜和牙膏会弄乱,忘记自己原本上楼去拿东西,但是上去后反而忘记了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有着太多的目标,没办法专注。自己又贪,其实我们都想multi tasking,这样觉得好像可以处理很多事情。但是相反反而效果不好。所以,一个时间做一件事是好的。
我发现其实如果处处明觉的话,是更为忠实于自己,更了解自己。有时会觉得很可笑,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好像我去禅修时,我们都会有一个状况,尤其是刚接触时,我们都会想,时间到了没有,好像做了很久了。不然先休息,腿这样痛,不知道会不会怎么样吗?所以我们就起坐了,这里就少了有益明觉与适宜明觉了。同样,在日常生活当中,明明不饿,但是因为贪吃,所以找东西吃。这个是最近长胖了有这样的体会。因为没有明觉,随顺这那个欲望的洪流,一直都卷进去。
无痴明觉更为重要,当然这里指的是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当然这个有些人觉得还很高深。我们就暂时不谈。
一个现实的问题来了,我们都有审查了有益、适宜等,但是我的选择是被逼的,由不得我控制,不在我掌控之内。套用一句江湖话,“身不由己”。在讲这句“身不由己”时,真的是要忠于自己。当然,这个选择由不得我们时,我们更应该怎样?拥有舍心是最重要的,真正的舍并非无动于衷或不醒觉,而是清楚地看到导致乐与苦的善恶。修习舍心的人这么省察:「这些苦乐与我无关,这些是他们自己的恶业与善业的果报。」
总结来说,任何时间如果可以保持正念与明觉,自然就可以远离恶,避免造更多的苦因。根门不守护的养料就是缺乏正念与清晰的觉知(无正念正知)。当不一个人不能察觉到事物的无常等待特质时,他便会放任自己的身、口、意,作出各种不善的行为。一个人缺乏清晰的觉知时,他不能准确认知何者为正确的目标,何者为适当,何者为真正的皈依处,何者为颠倒虚妄。当一个人的行为没有正确的目标;当一个人的行为无助于善法的增长;当一个人的行为妨碍于自己的进步;当一个人经常忘失法义(我们努力修行的真正归依处);当一个人愚痴颠倒地看待事物—错认事物是完好、无缺、常恒、牢靠等等,根门不守护便被滋养了。当不如理思惟增长时,便会产生两种东西—无明与渴爱。无明与渴爱会为未来的轮回带来动力,当无明生起时,整个缘起的大苦聚也立即缘起而起。所以一个思想肤浅的人就像一艘随风漂流的船;又像一群被卷进河流旋涡中的牛群;也像一头被系在辗磨中不断回转的牛只那样,不断地生死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