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13, 2011

孤獨 vs 寂寞


最近在思考這個問題- 孤獨和寂寞一樣嗎?所以再從看了蔣勳的《孤獨六講》,也看看莊子《內篇 逍遙遊》。我們來討論一下孤獨與寂寞有什麼不一樣:

孤獨與寂寞

孤獨是一種習慣,一種貼近,一種最親密的說話方式。為自己點一盞燈,為自己沏一壺茶,跟自己在窗邊小坐片刻。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孤獨能與天地精神往來,孤獨常常是一種創造­。在人群裡,沒來由的寂寞總讓人心驚。這種不安與倉皇,只是寂寞,只是害怕--害怕孤獨。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孤獨,但不須心生恐怖。孤獨可以是我們華麗的自負,我們獨有的­美德。~ 蔣勳

孤獨和寂寞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的『獨與天地精神往』,是確定生命與宇宙間的對話,已經到最完美的態。 蔣勳

什麼是孤獨?孤獨是從人群中偷來的享受,她高傲、優美,完全精神的自由。孤獨是要我們有獨處的時間,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裝扮、做作,不需要戴著帽子抽煙來裝深沉。~復旦大學陳果教授

什麼是寂寞?寂寞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的飢餓。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療。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療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總是需要他人的陪伴。~復旦大學陳果教授

梭羅:「在這裡我總是獨自一人,但我並不寂寞。」 (梭羅:19世紀美國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作家、哲學家,他的思想激勵了尋求返璞歸真的人。)

所以孤獨對我而言應該是一種情景,寂寞是一種感覺。孤獨是與自己獨處,深思一些事情;但是寂寞確是因為得不到陪伴而有的精神折磨。一些聖賢詩人確實是孤獨,但身處孤獨時卻不因為獨處而感到寂寞,而是利用這個獨處的時間深入地觀察,所以才有驚世之作流芳百世。

孤獨和寂寞的根本差異:
不快樂是寂寞必然內含的一部份,但一個孤獨者卻有可能不快樂也有可能快樂。
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孤獨意義:

孤獨會放大感官,非常直接地能與作品、自然、世界和自我對話。 一個人孤獨時,感官會被放大,感受會變得敏銳。 一個人去旅行和一群人去旅行是有差別的,一群人去的話,你會注重關係,但一個人的時候,你會真正去感受那些事物,只剩下你和大自然及當地事物的對話,就像莊子所說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孤獨可以帶來幾個意義:自由、回歸自我、讓我們更容易融入自然環境及靈感的誕生和創造力的增加

一、自由

自己一個人散步,看人看物看世界、作某件有意義或感覺的事。

完全的自由感,是非孤獨狀態所無法取代的。

因為孤獨,所以暫時停止社會角色扮演,所以無所拘束,彷如飛鳥。

可以根據自己所選擇的節奏與方式來做事情,是一種絕對的自律(自我規律與自我韻律)。

二、回歸自我(嘗試接近自我)

自我非「絕對性的本然存在」。自我是相對逼近的、有待再發現和不斷調整的。
就像是調收音機頻道。

反身性的思考(reflexive thinking)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會深刻。
眼前沒有任何鏡子,真真實實(也紮紮實實)地和自己說話。

我們可以大膽的說,一個沒有辦法忍受孤獨的人,它的反省力是差的 它沒法靜下來想想他到底是什麼,他真正需要什麼。

三、讓我們更容易融入自然與環境

孤獨讓毛細孔都張開了!
細節會在孤獨時更加突顯,並彼此關連起來。

打破身體與自然的界線。
我可以融合於自然,自然也可以融合於我體內
暫時只有我和自然的關係,沒有我和人的關係。

四、靈感的誕生和創造力的增加

相對於工具性的討論(針對問題,一群人討論),孤獨是冥思與發想的前提

孤獨的治愈

人想孤獨卻又苦於孤獨,而後者帶來的恐懼經常大於前者帶來的愉悅。
於是人們放棄追尋孤獨的意義,直接把孤獨打成令人除之而後快的「寂寞」。
於此,孤獨的多義性被窄化成單調難耐的寂寞或疏離。

然後,要去除寂寞,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找到對象、建立穩定關係。
而對象之所以成為對象,是因為在對象的眼裡,人會看到自我。
對象越能召換自我,則吸引力越強。

那些因為太快逃避孤獨、把孤獨化約成寂寞而不能好好面對的人,一直在找對象當自己的安心鏡子,終究可能無法像好好經歷過孤獨者一樣,生出強大的生命力量。

然而孤獨終究只能被孤獨治癒。

結語:
對抗孤獨的唯一方式,就是讓它成為構成我自身必然的一部份,並學會與之安然愉悅地共處。 生命的本質就是個體存在的不可取代和不可轉移,孤獨感沒有什麼好壞,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這樣子。這種狀態我們不能不接受,因為本來就是如此。但是孤獨是很重要的,是成就一個獨立、完整個人的必要條件。

為什麼孤獨可以成就獨立的個人。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孤獨的一面,而且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應該善加利用孤獨。一個喜歡思考的人,一定比較懂得利用並享受孤獨,進而產生許多新的想法。當你和他談的時候,他並不孤獨,他是合群的,他可以和你互動。  
如果我們在人群中會感到寂寞、會覺得Lonely but not alone
那麼我們就該好好練習:獨處但不寂寞(Alone but not lnoely
如果可以學會這樣的一種生命姿態,我們就可以比較勇敢地好好活下去。

部分資料轉載自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4&ID=13196&page=13

社會心理學 孤獨 V.S. 寂寞 (( Lonely but not alone V.S. Alone but not lnoely))社會心理學課堂講綱:獨處與寂寞
@台灣大學社會系,李明璁,2007/11/14


Tuesday, August 9, 2011

你怕不怕死?

死亡這個問題在傳統的華人家庭中都很忌諱去談這個,而且他們會覺得這是很不吉利的事情。但我在想古時不是有人買棺材放在家裡只為了類似幫自己“過運”嗎?幹嘛形式上堂堂正正把副棺材放在家裡就可以,為何“死”在這些家庭都引起激烈的反對?

最近發生了件事,蠻值得我去深思的。而且我還發現原來在我的腦海中對死有了其他的想法:

1. 家中人病危,兒孫都希望可以渡過難關,但是只有口頭上的關懷及抱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想法來幫助病人,這不就和自己所許下的期望背道而馳嗎?所以的關懷及希望不應該更全面地去尋找解決的方法,或許這是和思考有關,所以大家的能力都已經殆盡了……

2. 作為家中兒孫的應該和病人溝通以安排後事或者她還有其他還未了的心願,幫助他完成。詢問他的意見,後事應該如何處理,金器、財產等方面需要怎樣安排才唯妥當。

3. “久病無孝子”這句話是個現實的真相,家裡的兒孫是否可以討論怎樣來幫助減輕大家的負擔而對於病人來說是較好的安排。這樣一來,病人也不會因為他病了導致某某人不來探望而感到心寒。

4. 長輩和幼輩應該怎樣發揮各自的能力來解決這個問題,幼輩或許有學歷思考較全面,可以提供一些意見給予長輩們參考。如果覺得難以啟齒的話,可以用多問問題的方式來讓長輩們往那個方向進行思考。很多時候幼輩可能就這個事件上會保持沉默讓長輩們去決定,但是如果幼輩們是關心病人的話,更應該站出來提一提問題的癥結。

5. 對病人來說,應該讓他覺得舒服、心寬、放心地養病,心情的起落對於病情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所以在和他們互動的時候應該採取鼓勵、安心的語調、字眼來安慰他或許更加適當。

6. 讓這個事件成為自己上一堂寶貴的生命教育課,畢竟這是活生生的經歷,不要去排斥而是去擁抱它,用正面,積極的心態去面對。


後記:感覺在談臨終關懷,但是也不得我不佩服馮以量這個輔導義工……